一、學校介紹
(一)學校概況
長江大學是湖北省屬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門類較全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入選高校,湖北省重點建設的四所高水平大學之一,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的高校。
長江大學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F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植物保護”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化學、環境與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1%?,F有在校學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4290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7582人,來華留學生348人。
學?,F有教職工2983人,專任教師1907人。專任教師中,教授334人,副教授771人。獲批國家、省部級人才項目、專家稱號、榮譽人選603人次,其中獲國家級人才項目、專家稱號、榮譽101人次。
長江大學作為一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能源和糧食“兩個安全”、著力教育和醫療“兩個民生”、融入長江大保護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個戰略”,扎根湖北大地,弘揚荊楚文化,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正在奮力譜寫高水平大學建設新篇章。
(二)歷史沿革
2003年5月22日,由教育部批準,湖北省人民政府發文,原江漢石油學院(1950-2003)、湖北農學院(1977-2003)、荊州師范學院(1936-2003)、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1951-2003)合并組建成立長江大學。
(三)校區概覽
荊州校區?位于長江中游的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荊州市,這里是楚國故都,三國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萬里長江,美在荊江,校園依江而建,風光旖旎。
武漢校區?位于“知音故里,中法新城”的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這里南依長江,北托漢水,九省通衢、交通便利,知音湖三面環繞校園,春秋時期“伯牙子期相遇結知音”的故事發生于此。
兩地三校區辦學:學?,F有荊州(東,西)校區、武漢校區,共5118畝占地面積,112.8萬㎡校舍建筑面積。
二、學科平臺
(一)學科專業
學?,F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植物保護”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智能油氣勘探、農產品綠色高效生產、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油氣智能裝備4個“十四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石油天然氣、綠色農業2個“十三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16個“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化學、環境與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1%。學校設有65個本科招生專業(類),其中有6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2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7個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
(二)教學科研平臺
學?,F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科研教學平臺、教學實訓機構81個。擁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與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鉆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能源稠(重)油開采研發中心、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等2個國家級雙創教育平臺;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濕地生態與農業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規油氣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3個教育部科研平臺;長江中游作物綠色高效生產重點實驗室等3個農業農村部科研平臺;澇漬災害與濕地農業、油氣鉆采工程、油氣地球化學與環境等3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腫瘤個體化診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20個省級科研平臺;荊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中石油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中石油測井重點實驗室等8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重點實驗室;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開發中心等6個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湖北省非常規油氣開發化學流體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等14個湖北省企校聯合創新中心;9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湖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湖北省實習實訓基地;21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三、博士后招收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身心健康;
2.具有國內外知名高?;蚩蒲性核┦繉W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或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應屆博士生;年齡一般在35周歲(含)以下;
3.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學術潛力,有較好的原創性成果,如在本學科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等;
4.符合流動站制定的有關博士后招收要求。
四、薪酬福利
1.提供豐厚且有競爭力的薪酬(不低于20萬/年),歡迎垂電詳詢或面議;
2.享受學校公費醫療待遇,學校附屬三甲醫院年度體檢和高水準的醫療保障服務;
3.子女教育與校內職工一致,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4.在站期間可參評高級職稱;
5.學校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和工作平臺,全方位支持博士后申報各類科研項目。
五、發展通道
學校設立“長大學者”崗位,為博士后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長遠的發展通道,將優秀博士后作為學校教學科研崗位的儲備人才進行培養。優秀博士畢業生或在站期間取得優異科研成果的博士后均可申請。
六、應聘流程
全年常態化接收博士后進站申請,應聘流程簡潔高效。應聘人員與合作導師或流動站達成進站意向后,按照以下通知準備應聘材料,學校博士后管理辦公室審批進站“一人一辦”,無需長時間等待即可辦理入站手續。
具體見https://rsc.yangtzeu.edu.cn/info/1039/2785.htm
七、招聘學科及聯系方式
招聘崗位/一級學科 | 所需專業 | 課題研究方向 |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 | 石油天然氣地質學、油氣地球化學與成藏、細粒巖沉積學、儲層地質學、油氣盆地構造解析、油氣資源評價、油氣開發地質、能源大數據、智慧油氣田、地熱研究、油氣成藏、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 聯系電話:15007101705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遙感科學與技術相關 | 遙感科學與技術相關 |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 海洋油氣工程、碳中和科學與技術等不限 | 聯系電話:188729390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 | 不限 | |
地球物理學 | 固體地球物理學 | 地球電磁學、重力與磁法勘探、地球動力學 | 聯系電話:13647228245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礦產普查與勘探 | 測井、電法勘探、重磁勘探、地震勘探、工程物探、地震解釋(側重非常規儲層巖石物理與地震反演)、地震地質綜合研究、地球物理勘探、工程物探 | |
地質學 |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 | 非常規油氣地質、有機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地球化學、能源礦產勘探、沉積儲層、地下科學與工程、?清潔能源開發、化學地球動力學、地學大數據等 | 聯系電話:15927987396 |
作物學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 | 作物抗逆高產的理論與技術、作物逆境生理調控與農業生態系統、作物分子育種、作物育種原理與方法、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 | 聯系電話:13476991690 |
植物保護 | 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 | 昆蟲生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害蟲綜合治理、植物病害與生物防治、新農藥的研究與開發 |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土壤學、?植物營養學 | 農業水土資源利用、土壤改良與培肥、植物營養與肥料 | |
園藝學 | 果樹學、蔬菜學、茶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梨、桃、葡萄、草莓、西甜瓜;適宜江漢平原種植的蔬菜、食用菌;中國傳統花卉、草本花卉 | 聯系電話:15717219341 |
風景園林 | 風景園林 | 濕地生態、水生態、景觀生態 | |
畜牧學 |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 畜禽飼料營養與健康養殖 | 聯系電話:15271725318 |
獸醫學 | 臨床獸醫學 | 寵物醫療 | |
水產學 | 水產養殖 | 特種水產經濟動物養殖 | |
生物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 基因表達調控與代謝組學、植物生物技術、微生物遺傳學、植物發育生物學與表觀遺傳、細胞結構與功能 | 聯系電話: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 水產品加工新技術、農產品加工及貯藏的原理、食品加工與保藏應用技術、食品化學與工程、食品檢測和分析 | |
生態學 | 生態學 | 不限 | |
機械工程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等 | 不限 | 聯系電話:1898666058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等 | 模具設計、材料成型、焊接技術等 |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 | 不限 |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 | 分離工程、催化、精細有機合成、油田化學 | 聯系電話:0716-8060650;聯系人:吳老師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 油氣田環境保護 | |
化學 |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 | CO2捕集與轉化、催化化學、有機合成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 | 高分子材料、儲能科學與工程 | |
數學 | 基礎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 | 不限 | 聯系電話:13797271948 |
物理學 | 凝聚態物理、光學、理論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不限 | 聯系電話:18986645279 |
光學工程 | 光學工程 | 光電信息工程、光子學與光電子技術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不限 | 聯系電話:19972610112 |
電氣工程 | 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不限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 | 不限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不限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不限 | 聯系電話:13872428544 |
電子信息 | 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工程、網絡與信息安全 | 不限 |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不限 | |
軟件工程 | 軟件工程 | 不限 | |
網絡空間安全 | 網絡空間安全 | 不限 | |
建筑學 | 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技術科學 | 不限 | 聯系電話:13797318740 |
城鄉規劃學 | 城鄉規劃學 | 不限 | |
土木工程 | 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土木水利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