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計算所)創建于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是我國計算機事業的搖籃。先后為國家培養了幾百名我國最早的計算技術專業人員,在這里工作或學習過的院士有二十余位。隨著學科與技術發展,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西安微電子所、計算中心、軟件所、網絡中心、微電子所和信工所等多個研究機構,孵化了聯想、曙光、龍芯、寒武紀、天璣等高技術企業。計算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之一?,F設有2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并設有2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累計培養碩士、博士5000余人。
計算所的定位是建成引領創新型戰略高技術研究所,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引領產業技術方向,成為中國計算機產業人才與技術的源頭。圍繞科研戰略,計算所建設了處理器芯片全國重點實驗室、智能算法安全重點實驗室、大數據分析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羅庚智能數據分析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智能農業機械裝備工程實驗室、移動計算與新型終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形成了一支戰斗力強、組織力強的戰略科技力量。
今日的計算所致力于建成引領創新型戰略高技術研究所,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引領產業技術方向,率先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所,并成為中國計算機產業人才與技術的源頭。
誠摯邀請優秀人才加入計算所,助力中國科技發展;情懷引領夢想,平臺承載未來!
一、招聘專業方向
具備處理器、計算機系統、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學術背景的優秀人才,招聘學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控制科學與工程、數學、生物醫學工程等。
二、招聘崗位
2025年度計算所招聘崗位一覽表
序號 | 招聘崗位名稱 | 崗位系列 | 崗位關鍵詞 | 學歷要求 | 招聘部門 | 聯系人 |
1 | EDA | 研究 | EDA | 博士 | 處理器芯片重點實驗室 | 王老師 |
2 | 處理器設計 | 研究 | 處理器芯片設計 | 博士 | ||
3 | 系統軟件 | 研究 | 系統軟件 | 博士 | ||
4 | 體系結構 | 研究 | 計算機體系結構 | 博士 | ||
5 | 編譯優化 | 研究 | 編譯優化技術 | 博士 | ||
6 | 二進制翻譯 | 工程 | 編譯優化 | 博士/碩士 | ||
7 | 芯片前端設計 | 工程 | 數字電路設計、SoC集成 | 博士/碩士 | ||
8 | 高速數?;旌想娐?br/>特別研究助理 | 研究 | 高速數?;旌想娐?/span> | 博士 | 微處理器研究中心 | 徐老師 |
9 | 處理器微結構 | 研究 | 處理器微結構 | 博士 | ||
10 | 處理器芯片設計 | 工程 | 芯片設計 | 博士/碩士 | ||
11 | 智能算法 | 研究 | 智能算法 | 博士 | 智能處理器研究中心 | 賈老師 |
12 | 體系結構 | 研究 | 體系結構 | 博士 | ||
13 | 智能處理器研發 | 工程 | 智能處理器研發 | 博士/碩士 | ||
14 | 深度學習異構算存系統特別研究助理 | 研究 | 深度學習異構算存系統 | 博士 | 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 | 劉老師 |
15 | 科學數據存儲 | 研究 | 科學數據壓縮和存儲 | 博士 | ||
16 | 高性能計算 | 研究 | 高性能計算、大規??茖W計算軟件、異構計算 | 博士 | ||
17 | 硬件 | 工程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博士/碩士 | ||
18 | 計算機體系結構設計 | 研究 | 新型體系架構、眾核處理器、芯片研發 | 博士 | 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 | 張老師 |
19 | 數字前端設計 | 工程 | IC前端設計、IC驗證 | 博士/碩士 | ||
20 | 算法設計 | 工程 | 人工智能算法、數字信號算法、圖算法 | 博士/碩士 | ||
21 | EDA/云計算/系統軟件特別研究助理 | 研究 | 芯片設計與EDA、云計算、系統軟件 | 博士 | 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 | 馬老師 |
22 | 體系結構 | 研究 | 系統結構 | 博士 | ||
23 | 存儲方向 | 研究 | 存儲系統 | 博士 | ||
24 | 數據庫云計算 | 研究 | 數據庫、云計算、向量數據、FPGA、RISC-V | 博士 | ||
25 | 芯片設計與驗證 | 工程 | 開源芯片、芯片設計、FPGA | 博士/碩士 | ||
26 | 異構計算 | 工程 | 異構計算 | 博士/碩士 | ||
27 | 存儲系統 | 工程 | 存儲系統 | 博士/碩士 | ||
28 | 數據庫云計算開發 | 工程 | 數據庫、云計算、向量數據、FPGA、RISC-V、仿真模擬 | 博士/碩士 | ||
29 | EDA | 工程 | 芯片設計與EDA | 碩士 | ||
30 | IC設計工程師 | 工程 | 芯片設計 | 博士/碩士 | ||
31 | 系統軟件工程師 | 工程 | 系統軟件 | 博士/碩士 | ||
32 | 高速IC設計 | 研究 | 高速芯片設計 | 博士 | ||
33 | 自動駕駛 | 研究 | 國際學術論文、智能車競賽、ACM/ICPC等編程競賽取得優異成績 | 博士 | 智能計算機研究中心 | 劉老師 |
34 | 芯片/存算一體 | 研究 | 芯片設計或EDA軟件開發 | 博士 | ||
35 | 星載智能 | 研究 | 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 | 博士 | ||
36 | IC設計/IC驗證 | 工程 | IC設計、IC驗證、FPGA開發 | 博士/碩士 | ||
37 | 領域大模型研發 | 研究 | 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計算、大模型 | 博士 | 網絡數據科學與技術 | 溫老師 |
38 | 大數據分析算法 | 研究 | NLP、大模型、RAG | 博士 | ||
39 | 大數據基礎設施方向 | 研究 | 大數據系統、大數據協同計算、大數據存儲管理、 | 博士 | ||
40 | 大數據分析系統研發 | 工程 |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 | 博士/碩士 | ||
41 | NLP算法 | 工程 | NLP | 博士 | ||
42 | GIS開發工程師 | 工程 | GIS開發 | 碩士 | ||
43 | 大數據分析算法/系統開發工程師 | 工程 |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算法開發 | 碩士 | ||
44 | 后臺開發工程師 | 工程 | Python、后臺開發 | 碩士 | ||
45 | 大模型算法/測試/大數據系統開發工程師 | 工程 | 大模型、測試、大數據 | 碩士 | ||
46 | 高級Web前端/UI設計 | 工程 | 前端、UI | 碩士 | ||
47 | 智能算法安全方向 | 研究 | 智能算法安全、可信人工智能 | 博士 | 智能算法安全重點實驗室 | 張老師 |
48 | 社會計算方向 | 研究 | 社交網絡分析、圖機器學習、多智能體模擬、 | 博士 | ||
49 | 智能社會治理方向 | 研究 | 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強化學習、決策優化 | 博士 | ||
50 | 強化學習算法 | 工程 |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 博士/碩士 | ||
51 | 大數據 | 工程 | 大數據系統整體架構設計 | 博士/碩士 | ||
52 | 社會計算方向 | 工程 | 社會計算、多智能體模擬 | 博士/碩士 | ||
53 | 機器學習算法 | 工程 | 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 | 博士/碩士 | ||
54 | 軟件研發工程師 | 工程 | 軟件研發 | 碩士 | ||
55 | 測試工程師 | 工程 | 軟件測試 | 碩士 | ||
56 | 智能網絡與系統 | 研究 | 智能網絡與系統研發 | 博士 | 網絡技術研究中心 | 陳老師 |
57 | 區塊鏈 | 研究 | 區塊鏈系統研發 | 博士 | ||
58 | 跨域數據交換系統研發 | 工程 | 跨域數據交換、域名系統、互聯網 | 博士/碩士 | ||
59 | 無線通信架構 | 研究 | 無線通信算法、通信協議、無線通信信號處理 | 博士 | 無線通信技術研究中心 | 王老師 |
60 | 通信物理層算法 | 研究 | 通信算法、物理層算法、短距通信 | 博士 | ||
61 |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 工程 | 衛星通信系統研發、衛星互聯網數字仿真、 | 博士 | ||
62 | 決策智能 | 研究/工程 | 大模型、決策智能、深度神經網絡、時空數據、群體智能 | 博士 | 裝備智能系統研究中心 | 盛老師 |
63 | 智能計算系統優化 | 研究/工程 | 軟硬件協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FPGA | 博士 | ||
64 | 群體智能 | 研究/工程 | 群體智能、智能博弈、 | 博士 | ||
65 | AI算力網 | 研究 | 基于評價學的AI算力網 | 博士 | 分布式系統研究中心 | 戴老師 |
66 | 算力網 | 研究 | 分布式系統、算力網 | 博士 | ||
67 | 計算與通信融合 | 研究/工程 | 云原生接入網、智能通信 | 博士/碩士 | ||
68 | AI云 | 工程 | 云、Serverless、AI | 博士/碩士 | ||
69 | AIGC評價與優化 | 工程 | AIGC評價與優化 | 碩士 | ||
70 | 分布式系統軟件 | 工程 | 分布式系統、算力網、云計算、邊緣計算 | 博士/碩士 | ||
71 | 云計算研發 | 工程 | 容器云、GPU虛擬化 | 博士/碩士 | ||
72 | 基于GPU的向量數據庫評測和優化工程師 | 工程 | 基于GPU的向量數據庫評測和優化 | 碩士 | ||
73 | 多模態大模型方向 | 研究 | CVPR、AI for Science | 博士 | 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 張老師 |
74 | 智能算法安全 | 研究 | 智能算法安全 | 博士 | ||
75 | 具身智能 | 研究 | 具身智能 | 博士 | ||
76 | NLP | 研究 | 自然語言處理與大語言模型 | 博士 | ||
77 | 知識計算 | 工程 | 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符號計算、大模型 | 博士 | ||
78 | 智能算法安全 | 工程 | 智能算法安全 | 碩士 | ||
79 | 視覺識別算法 | 工程 | CVPR | 碩士 | ||
80 | 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 | 研究 | 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 博士 | ||
81 | 農業智能算法研究 | 研究 | 農業智能算法研究、智能感知與人機交互、泛在計算 | 博士 | 泛在計算系統研究中心 | 趙老師 |
82 | AI for Science算法 | 研究 | 智能感知與人機交互、泛在計算、聯邦學習計算醫學 | 博士 | ||
83 | 人機交互和普適計算 | 工程 | 智能感知與人機交互、泛在計算、聯邦學習計算醫學 | 博士/碩士 | ||
84 | 數字內容生成與偽造檢測開發工程師 | 工程 | 計算機視覺、視頻圖像內容分析、數字內容生成與偽造檢測 | 博士 | 前瞻研究實驗室 | 劉老師 |
85 | 機器學習/大數據/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 | 研究 | 自然語言處理、虛假信息檢測、謠言檢測 | 博士 | ||
86 | 量子計算與算法理論 | 研究 | 量子計算、理論計算機 | 博士 | ||
87 | 農業智能技術 | 研究 | 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 | 博士 | ||
88 | AI數字人 | 研究 | 深度強化學習、虛擬數字人、運動控制、動力學控制 | 博士 | ||
89 | 機器學習/大數據/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 | 工程 | 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知識挖掘、智慧農業、智能農機 | 博士/碩士 | ||
90 | 行政服務主管 | 管理 | 中共黨員、碩士、行政管理類專業優先 | 碩士 | 綜合處 | 李老師 |
91 | 本科培養主管 | 管理 | 碩士、兩年以上本科教育管理工作者優先 | 碩士 | 教育處 | 郭老師 |
92 | 所級網絡管理員 | 支撐 | 本科、計算機專業或網絡運維、網絡安全工作三年以上 | 本科 | 科研支撐中心 | 劉老師 |
崗位詳細要求掃如下二維碼,可在線投遞簡歷(招聘官網常年有效):
咨詢聯系人:人力資源處 董老師
聯系電話:0086-10-62601207/62600547
聯系郵箱:hr@ict.ac.cn?
三、招聘崗位類型與對象
2025年度計算所主要招聘以下兩類崗位和人員:
1.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崗位:相關專業博士、博士后。
2.工程師類崗位:相關專業博士、碩士。
四、助理研究員(特別研究助理)崗位任職要求和薪酬待遇
a、任職要求
1.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
2.申請時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3.具有系統扎實的專業基礎和突出的科研成果,獨立科研能力強;
4.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學風正派、誠實守信。
b、特別研究助理薪酬待遇
1.A類崗位年薪30萬元起,B類崗位年薪面議;享受“五險一金”和補充醫療保險,享受周轉公寓、班車、午餐補貼、帶薪休假和體檢等員工待遇福利;
2.所在部門可根據其業績和考核情況,給予其額外的績效獎勵;
3.入選“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項目”者,可獲得院所兩級80萬元經費資助,在項目執行期間可額外享受不少于5000元/月人才崗位津貼(來源自資助經費);
4.特別研究助理合同期為3年,可續聘一期合同,最長6年;
5.特別研究助理聘期內,可按計算所規定程序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如成功競聘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或聘期考核結果優秀,可直接轉聘為計算所事業編制人員。特別優秀者可按照規定程序申請“中國科學院引才計劃”項目;
6.落戶執行人社部和北京市有關規定。
五、工程師類崗位任職要求和薪酬待遇
a、任職要求
1.博士、碩士(應屆生、社會招聘均可);
2.具有系統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豐富的研發經驗,具有某一方面的專長;
3.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4.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學風正派、誠實守信。
b、工程師類薪酬待遇
1.富有競爭力的薪酬;享受“五險一金”和補充醫療保險,享受周轉公寓、班車、午餐補貼、帶薪休假和體檢等員工待遇福利;
2.所在部門可根據其業績和考核情況,給予其額外的績效獎勵;
3.為非北京生源且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申請解決北京戶口,并可為符合條件的外地戶口員工申請解決北京戶口;
4.符合進編條件者可直接進入計算所事業編制體系;
5.碩士工作滿三年可申請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6.協助職工子女入幼兒園、小學等;
7.豐富健全的員工和家庭活動,如十幾個員工興趣協會、家庭親子活動、體育健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