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西安高質量發展、贏得未來競爭主動的優勢,近年來,西安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做強“引力場”,做大“蓄水池”,做優“生態圈”,做廣“競技臺”,努力打造全國一流人才棲息地和創新策源地。特別是從2022年以來,西安市推出了“西安青年人才驛站”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補貼等相關政策。
政策詳情>> 01 人才安居 (一)政策內容 人才安居是指由政府提供資金或優惠政策,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的活動。 A、B、C類人才可申請政府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租賃補貼中的一種。申請人才公寓的,建筑面積分別為180平方米、150平方米、120平方米左右,5年內免收租金,A類人才在本市工作5年并取得本市戶籍,產權可贈與個人。申請購房補貼的,補貼標準為實際購房金額的50%,最高分別為100萬元、70萬元、40萬元,5年內按年度核發。申請租賃補貼的,補貼金額分別為6500元/月、5000元/月、3500元/月,最高補貼5年。 D類人才可申請政府人才公寓、租賃補貼中的一種。申請政府人才公寓的,建筑面積為90平方米左右,3年內按市場租金的50%確定。申請租賃補貼的,補貼金額為1000元/月,最高補貼3年。 E類人才可在我市申請人才公租房,建筑面積為70平方米左右,租金按照同地段、同類型商品住房市場租金的72%確定。經審核通過的E類人才,可申請租賃補貼300元/月。 E類人才(實用儲備人才):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類實用性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包括具有碩士、學士學位以及中級職稱、技師等相應職級的人員。南大學生畢業之后可以申請E類人才。 認定政策通知可見: http://xahrss.xa.gov.cn/wsfw/rcdwjs/zcwj/5f509b80fd850845e6f156c1.html (二)所需材料 1、《西安市人才安居申請表》; 2、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出具的人才認定材料; 3、申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證、戶口本(戶籍證明),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提供護照或其他合法身份證明; 4、結婚證或婚姻證明; 5、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聘用)合同,屬創業人員的提供營業執照。 (三)咨詢電話 市委組織部人才處 86780645 02 大學生公租房 (一)適用對象 3年內全日制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或5年內全日制“雙一流”院校新畢業大學生的大學生。 (二)租金標準 以戶型面積和租金標準計算:西安大學生公租房每月租金約為150元; 西安大學生公租房租金標準:過渡期內按建筑面積2.89元/平方米?月收?。ê飿I費、電梯費); 租住面積:戶型面積5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大學生公租房 溫馨提醒:具體租金金額以實際為準,租金面積以小區劃分房源為準。 03 博士研究生安家補助費 (一)政策內容 全職新引進博士研究生,由各級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按每人每年3萬元標準發放安家補助費,補助期限5年。 (二)適用對象 與西安市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勞動或聘用合同并全職工作的博士研究生。 (三)所需材料 1、西安市引進博士研究生安家補助申請表 2、身份證、學歷證、學位證 3、聘用 (勞動) 合同 (四)咨詢電話 市人社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 86786868 04 西安青年人才驛站篇 (一)適用對象 在西安求職創業的碩士以上研究生及985院校本科畢業生,或其他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 (二)政策內容 1、社保補貼。入站青年人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請社保補貼。入站青年人才在西安市靈活就業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可享受個人社保補貼。補貼期限最長為1年。 2、就業補貼。入站青年人才在西安市企業就業或實現自主創業的,按照博士每人2萬元、碩士 (含985院校本科畢業生) 每人1萬元標準一次性發放“西安青年人才就業獎”。企業每引進1名入站的博士、碩士 (含985院校本科畢業生),分別獎勵企業1萬元、5000元,每家企業每年最高獎勵30萬元。 3、樂業補貼。為入站博士、碩士 (含985院校本科畢業生)青年人才分別發放4000元、2000元就業前補貼,助其在西安求職創業;實現就業創業后,再分別發放8000元、4000元樂業補貼。 4、創業扶持。入站青年人才在西安市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注冊之日起2年內,可按規定申請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園區、孵化器等創業載體安排30%以上場地,免費提供給入站青年人才創業使用。 5、綜合金融扶特。為符合條件的入站青年人才提供最高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為合伙創業或共同創業的提供最高100萬元創業擔保貨款,為創辦符合條件小微企業的提供最高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同時均享受貨款利率優待。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青年人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或創新創業資金需求給予重點支持,最高可提供2500萬元“人才貸”。 6、購房優待。入站青年人才可直接取得購房資格,在不超過西安市住房限購套數情況下,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三)咨詢電話 市人才服務中心 88360286轉8209 05 西安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 (一)“西安樂業卡”就業補貼 1、補貼對象:有意愿在西安市行政區域就業創業的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均可申領。 2、補貼標準:申請人申請“西安樂業卡”后,可根據個人就業階段申領樂業補貼,每人累計最高可獲得樂業補貼額度1000元,樂業補貼將以電子補貼券形式發放,包含交通、通訊、旅游、美食等樂業補貼。 3、所需材料:學籍備案表(經教育部門數據校驗通過則可以免除) 4、辦理方式 (1)申請人登錄銀聯云閃付APP—西安市民卡,進入“西安樂業卡”模塊,進行身份核驗; (2)身份核驗通過后,領取“西安樂業卡”(電子卡)。 5、政策期限:政策執行至2024年6月底。 6、咨詢電話 市人才服務中心:029-88360286轉8609 (二)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政策 1、政策內容:學籍在西安地區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學年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滿足下列6類中任意一類的畢業生,按每人1000元標準一次性發放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 (1)低保家庭的畢業生; (2)身有殘疾的畢業生; (3)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 (4)建檔立卡脫貧家庭的畢業生; (5)脫貧殘疾人家庭的畢業生; (6)特困人員中的畢業生。 已明確畢業后繼續升學、出國出境以及暫無就業創業愿望的畢業生,不列入補貼對象;求職創業補貼每人只能申領一次,不可重復享受。 2、補貼標準: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 3、辦理渠道及流程 (1)符合補貼條件的畢業生需進入云閃付APP—西安市民卡小程序—人社大學生補貼—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填寫相關信息; (2)各學校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將初審通過的申請補貼人員名單進行公示; (3)市人社局復核后將補貼資金撥付(分配)至相關學校,由所在院校將補貼資金發放至畢業生本人銀行賬戶。 4、咨詢電話 市人才服務中心:029-88360286轉8616、8618 (三)就業見習生活補貼 1、補貼對象:凡符合畢業年度(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和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包括??萍耙陨蠈W歷的統招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16至24歲失業青年,可以申請參加就業見習。(國家級貧困縣、艱苦邊遠縣的見習人員范圍可擴大至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中職畢業生。) 2、補貼標準 (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5元/月/人; (2)生活補貼1200元/月/人。 3、申請流程 (1)就業見習求職流程 ①登錄“秦云就業”小程序“首頁”→點選“服務”→點選“見習崗位”→“搜索”或瀏覽見習崗位信息→聯系就業見習基地并達成就業見習意向,或直接點擊“立即申請”,完成就業見習求職流程。 ②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瀏覽就業見習崗位信息→聯系就業見習基地并達成就業見習意向。 (2)就業見習補貼申請流程 ?見習基地達成就業見習意向并提交申請材料→見習基地向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申報→次月1日開始上崗見習。 4、咨詢電話 新城區:029-87424213 蓮湖區:029-88623173 灞橋區:029-83326972 閻良區:029-86864771 長安區:029-85294016 鄂邑區:029-84814074 周至縣:029-87114048 經開區:029-89298677 浐灞生態區:029-83592517 航天基地:029-89696806 西咸新區:029-33585516 碑林區:029-89625991 雁塔區:029-81160031 未央區:029-86259845 臨潼區:029-83818073 高陵區:029-86918205 藍田縣:029-82738104 高新區:029-81153928 曲江新區:029-85320259 航空基地:029-89083939 國際港務區:029-83332129 市人才服務中心:029-88360286轉8617 (四)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 1、補貼對象 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或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在西安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后,可申請個人社保補貼。 高校畢業生在享受補貼時或補貼期滿后自主創業的,如創業失?。ㄖ溉〉霉ど虪I業執照且正常經營六個月以上,注銷工商登記后)可再給予不超過1年的社保補貼。 2、補貼標準:養老保險400元/月,醫療保險200元/月,補貼期限最多不超過2年。 3、申報渠道 符合條件的人員,在社會保險繳費滿一個月后,可通過電腦網頁版或移動端進行補貼申報。 (1)電腦網頁版可登錄“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網址:http://xahrss.xa.gov.cn/)-網上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個人社會保險補貼”進行申報,按系統提示填寫并上傳相關資料。 (2)移動端可通過“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眾號、西安人社通APP、秦云就業(西安市)微信小程序”等平臺進行申報,按系統提示填寫并上傳相關資料。 4、補貼的終止 (1)被用人單位招用; (2)未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3)享受社保補貼期限已滿; (4)入學、服兵役、移居境外、被判刑收監執行; (5)提供虛假信息資料; (6)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5、咨詢電話 市就業服務中心:029-82284231、82284230 (五)一次性創業補貼 1、補貼對象:2023屆和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在西安市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24個月以內。 2、補貼標準:符合申請條件的人員一次性創業補貼標準為5000元/人(其中2023屆高校畢業生7500元/人)。? 3、申請流程 申請人登錄“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眾號”“西安人社通APP”“秦云就業微信小程序”等線上申報平臺進行申請。 4、政策期限:長期執行,其中2023屆高校畢業生7500元/人,政策執行至2024年6月底。 5、咨詢電話 市就業服務中心: 029-82284222 (六)失業人員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 1、補貼對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 2、申領條件: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自主創業或合伙經營且正常經營。 3、補貼標準:符合創業補貼條件的,每名失業人員可領取創業補貼2000元。 4、咨詢電話 市就業服務中心: 029-82284231、82284230 (七)高校畢業生就業培訓補貼政策 1、培訓對象: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 2、承訓單位:西安市人社局備案的就業技能培訓機構組織開展。 3、補貼標準 (1)按照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安市財政局《關于明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要求,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參照《陜西省職業培訓補貼基本標準(2020-1)》(以下簡稱“基本標準”)執行,并將該標準中最低標準上調30%作為西安市職業培訓(工種)補貼最低標準。 (2)培訓按該職業(工種)最低等級規定課時授課的,補貼標準按照西安市職業培訓補貼最低標準執行。 培訓按該職業(工種)最低等級規定課時50%授課的,補貼標準按照西安市職業培訓補貼最低標準下調50%執行。 (3)未列入《基本標準》的職業(工種),參照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四、五、六類中相近的職業(工種)標準執行,“相近”職業工種需由市人社局組織專家評定確認后,確定其培訓補貼標準。 (4)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其資格符合條件且培訓合格的,補貼標準按西安市職業培訓(工種)補貼最低標準的100%補貼,畢業后3個月內實現就業的,該班次就業人員按西安市職業培訓(工種)補貼最低標準的150%發放培訓補貼。 4、申請流程 培訓結束后15天內向市、區(縣)職業能力建設處(科)上報材料,經審核通過后由市、區(縣)財政部門撥付補貼資金。 5、咨詢電話 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029-86786910 (八)西安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才分類評價政策 1、申請對象:駐西安市高校應屆畢業生。 2、補貼標準:取得《西安市人才分類評價確認證書》的人員可按西安市住建、教育、衛健等部門關于人才待遇的相關規定申請享受相應的人才服務保障。 3、申請時限 每年畢業時段(具體時間以相關通知為準)。 4、申請流程 (1)申請人填寫申請表并向高校提出申請; (2)由高校經辦人在系統中申報相關學生信息,并提供資格審核名單(加蓋公章)。 06 西安市地區優秀人才和實用儲備人才 分類評價確認政策 (一)政策內容 對西安市行政區域內(含西咸新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用人自主權、在西安市依法登記注冊并經營納稅一年(含)以上用人單位中相應人才進行分類評價確認。確認后可享受相應的子女教育、人才住房等保障政策。 (二)適用對象 西安市地區優秀人才和實用儲備人才是在法定退休年齡內,已在西安工作、與西安用人單位簽訂一年(含)以上勞動(聘用)合同,或在西安自主創業一年(含)以上人員,或駐西安市高校應屆畢業生。 地區優秀人才:指圍繞西安市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在電子信息制造、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醫藥6大支柱產業;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打?。?、機器人、大數據、衛星應用5大新興產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6大生存性服務業;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自貿區管理、軍民融合、教育醫療、養老服務等重點領域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和緊缺型人才,滿足特定條件的,可進行人才分類確認。 實用儲備人才:指圍繞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在西安就業創業的人才。主要指具有碩士、學士學歷學位以及具有中級職稱、技師資格的人員。 (三)辦理渠道及流程 申報受理確認遵循歸屬與屬地原則。人才分類評價確認程序為個人申請,用人單位(含主管單位)審核并推優申報,到用人單位所在區縣、開發區人社業務職能部門(含市人才中心)分級進行審核評價確認。 (四)咨詢電話 市人才服務中心 88360286轉8202
